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22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成忠臣笔下与众不同的山水画,凝就一道诱人的风景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艺术风格是一个画家成熟的标志。在绘画上,成忠臣不泥古法,博采众长。融绘画、诗文、书法于一炉,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既有法度,又创新意和自家风范,浑厚刚劲,淋漓潇洒。在绘画上讲究笔墨,格调高雅,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成忠臣少年时代拜在一代宗师叶浅予先生门下,又得到刘继卣、董寿平、于希宁、黑伯龙诸师亲炙,打下坚实的根基。他在学习绘画的同时,系统地学习研究经史子集等传统国学文化,又自小研习书法,可谓得益匪浅。画家从传统国学中得到的营养,不时于笔墨间流溢开来,使其作品蕴含着史诗般的抒情画韵。画家从五十岁前后开始研习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多以描绘庐山景色,为写庐山风光,他常运用大片翠绿渲染,与山中的村落、水中的帆船相映组合,远虚近实,空濛淋漓,秀丽滋润。从他一系列庐山图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其以“线”塑造山川的形象,主宰整个画面静穆而幽深的意境。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成忠臣的山水画讲究整体气势,又讲究精到耐看,既不是无病呻吟的笔墨游戏,也不是胡涂乱抹的粗劣之作。画中所表现出的庐山清新典雅,秀美而盎然生机,令人神驰心往。那绿野绿色组成了一道人与自然的交响曲。为长期留意于观察自然景观,曾宿庐山,游三峡,泛漓江,登峨眉,攀太行,潜心于积累提炼出新笔墨,对艺术永无止境的探求,对品格修养的不断完善,把造化之美,尽收眼底,大自然的生机融化溢于笔端。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中国人物画的最高境界是神态,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意境。清代画僧石涛曾说过,“山川使予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于予神通而迹化也。”把这段话的意思译成白话文就是“我以山川为师,艺术作品中的山川自我手,山川使我代山川抒情,山川与我交融,达到物我合一,出神入化的境地”,要想为山川传魂,就不能机械的摹拟自然,必然“搜尽奇峰打草稿”,不但要描绘山川之骨,还要深入大自然领略山川之气,抒山川之神韵,达到情景交融,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达到不似之似的境地。成忠臣对此深有体会,为庐山代言传魂——这就是他的艺术主张。至于为什么他专爱画庐山,这里不做解释。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成忠臣在人物、花鸟画上有很高的造诣,自然在山水画上也不同凡响。作为杰出画家,他深谙谢赫在《古画译录》中提出的品评画首要标准就是“气韵生动”。而要达到此种目的,就必须强调骨法用笔,而骨法用笔就必须强调书法,骨法用笔来源于书法水平高低,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必须要用遒劲有力,内涵节奏、韵律和情感的书法线条来构造,这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品评中国画的不二圭臬。如果一个中国画家连书法都写不好,那么他的画绝对画不好。正是由于成忠臣自小就重视书法并在书法上苦心锻造,才为他绘画取得成功奠定了厚实基础。在他的山水画中,那雄奇的山体所用的既皴且染的画法,不正是书法中折钗股,屋漏痕笔意的兼施并用么?他那气势逼人的高山巨石的勾勒皴擦更见他中锋运笔骨力的雄强书法内力!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纵观成忠臣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他善用多变的布局,夸张的体势,加强运笔力度和韵味,使传统功力与超俗的境界和审美情趣水乳交融。从而在作品中体现出“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